新学期,新篇章 | 智能工程学院开展院长、书记思政第一课
在战胜了疫情、迎来了深圳校区正式启用的这个不同往常的秋季学期,智能工程学院开展了一堂思政大课。9月11日,我院在深圳校区西教学楼2栋202教室为2019级全体本科生举行了院长、书记思政第一课。
首先,蔡铭副院长(主持工作)为同学们讲授了中国的抗“疫”战及背后蕴含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并分析展望疫情影响下的未来发展趋势。

蔡院长通过展示中美两国及全世界确诊人数、死亡人数等数据,指出中国视人民生命高于一切,迅速有效地抑制了疫情在中国的传播。我们应该看到: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关键核心,相比美国的抗疫,澳大利亚发生森林大火时的应对,中国共产党在此次抗疫战中效率高,有担当。这正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力量办大事,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与强大的组织能力。
蔡院长特别提到,在此次抗“疫”战争中,512名中大医护人员驰援武汉,中山大学获得先进集体的奖项。这对中大来说,对我们中大人来说,是巨大的荣耀。

蔡院长提到,火神山医院只用了短短10天建成,正是各行各业争分夺秒、无偿捐助、团结合作创造了这次奇迹,火神山医院的建成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更体现了中国的实力和各企业的能力与担当。

蔡院长认为,中国此次抗疫是为了人民也是依靠人民。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在抗疫战中由熊会元副教授,何兆成教授,钟嘉明博士组成的师生团队研发了“小逸”机器人驰援武汉。除了送餐送药,还能回收院服和医疗垃圾,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压力,降低病毒交叉感染风险,为抗疫战尽了学院的一份力。

此次疫情对于中国是试金石,是助推器,是清醒剂,也是宝贵的财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指日可待。
此次抗“疫”,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体现了攻坚克难、科研攻关的创造精神;担当作为、共克时艰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鼓舞斗志、坚定信心的梦想精神。同学们作为青年人,应当增强自信,承担属于青年人的责任。

学院党委欧阳可全书记与同学们分享了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心得体会。

欧阳可全书记提到,在疫情期间为保证同学们学习不被落下,学院主动引导老师开展教学指导工作,而自己则在抓紧时间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欧阳书记带领同学们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第一,要正确认识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新局势。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是与我们关系密切。区域经济发展有区域发展分化态势明显、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部分区域发展面临较大问题等特点。第二,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思路应当是: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完善空间治理、保障民生底线。第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举措有: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全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完善财政转移制度。他勉励同学们学习发展基本生存能力,能够在简单环境下生存,提高意志品质,敢于面对未知恐惧。以推动东北全方位振兴为例,要转变观念,大胆去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营造公平环境为市场发育提供条件,研究更具吸引力的措施吸引人才,加强对领导干部正向激励,培养忠诚、干净、作为、敢担当、善作为的领导干部。

课程最后,欧阳书记寄语同学们,身处发展条件好的地区更要发挥自身价值,努力促进共同富裕。平时要加强政治经济学习,打破知识局限性,开阔知识面。


编辑 | 赵囿畯
责编 | 王晓聪
初审 | 赵晓江
审核 | 黄达峰
审核发布 | 欧阳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