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 喜讯 | 推进医工交叉融合,我院获批两项“医工融合种子基金项目”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医工交叉融合,营造学科交叉氛围,激发工科科研活力,工学部设立“医工融合种子基金项目”。该项目旨在搭建工学部与附属医院(医科院系)合作的桥梁,培育医工交叉新兴团队,探索以工科创新手段解决临床实际需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
- 喜讯 | 2025年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发布,我院多名教师入选2025年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发布,我院多名教师入选
- 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一行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座谈交流9月11日上午,我院蔡铭院长带领学院相关研究方向的教师,前往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开展座谈交流。双方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科学技术等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前景与创新合作事宜。
- 我院成功举办2025城市交通规划年会智慧城市和中学生实践两场论坛2025年8月15至16日,以“新空间·新业态·新交通”为主题的2025城市交通规划年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作为专委会自1979年成立以来举办的第37次年会,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位代表现场参会。本次年会包括1场大会、13场专题论坛和1场中学生交通实践,专题论坛还涉及1场焦点辩论会和3场圆桌论坛。共有超过100位权威专家跨界对话,超过21家科研机构、15所顶尖高校、15个科技领军企业和咨询公司参会,共同探索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 我院成功举办第25届COTA年会特邀论坛“AI赋能的交通场景生成技术与应用”2025年7月22日至25日,第25届海外华人交通协会国际交通科技年会(CICTP 2025)在广州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750余位交通领域专家、学者与行业领军人物参会,其中包括6位中外院士和80余位知名高校交通学院院长。大会由海外华人交通协会(COTA)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主办,并得到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的重视与支持和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的特别支持。作为国内交通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本届年会以“交通·人工智能·能源”为主题,聚焦全球交通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与趋势,突出新能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交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 2025年度广东省智能交通系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报指南为持续推动智能交通系统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创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撑广东省及粤港澳大湾区智慧交通和绿色交通的高质量发展,广东省智能交通系统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面向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交通科技企业等开放设立基金课题。本基金旨在资助智能交通领域核心、关键及共性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鼓励开放合作,培育高层次交通科技创新人才,建设智能交通领域科研平台与产学研生态体系。
- 科研上新|中山大学·深圳科研项目合作协议(合同)办理流程全新升级为推进学校治理体系改革,促进科研管理提质增效,科学研究院联合深圳校区管委会推出创新服务举措!
- 喜报 | 我院由林麟副教授团队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文章近日,我院由林麟副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A framework reforming personalized Internet of Things by federated meta-learning”的研究论文。
- 喜报 | 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发布,我院梁小丹老师和张雨浓老师入选2025年3月25日爱斯维尔(Elsevier)数据库发布了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共收录了来自547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覆盖了10个教育部学科领域中的83门一级学科的共计6388名学者。我院梁小丹老师和张雨浓老师均入选“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榜单。
- 快看!中大快递“飞”来了!3月19日,中山大学无人机空中快递首发仪式在深圳校区举行.一架搭载着快递物品的无人机,仅用5分钟便完成从深圳光明区海鑫光航站到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空运投送.中山大学开启校园"空中快递”快速配送新模式
- 共绘低空蓝海,驱动产业创新——我院成功承办深圳校区首届低空经济产业技术沙龙3月19日,智能工程学院联合丰翼无人机等企业,正式启动无人机空中快递深圳校区首飞。校园无人机空中快递的应用,既能通过科技赋能为师生提供便捷服务,同时也为行业科技创新以及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平台。
- 中山大学启动校园无人机空中快递3月19日,中山大学无人机空中快递首发仪式举行。一架搭载着快递物品的无人机仅用5分钟便完成从深圳市光明区海鑫光航站到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空运投送,标志着中山大学正式开启校园“空中快递”快速配送新模式。
- 喜报 | 我院何兆成教授团队研究成果获2024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科技创新奖”
- 我院高殿策教授牵头项目获2024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发布2024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公告,我院高殿策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成果“大型建筑空调系统能效诊断及智能稳健高效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二等奖。
- 我院彭键清副教授与曼纽科健康产业(广东)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推进医疗机器人合作2025年2月20日,“筑梦光明 企动未来”光明区企业“春明会”活动在卫光生命科学园隆重召开。光明区的企业精英、工商联、商协会代表以及金融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未来的合作、发展和共赢种下希望的种子。
- 喜报 | 我院张荣辉副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英国际合作交流项目资助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评审结果,我院张荣辉副教授的项目《复杂场景下人机共驾式智能网联卡车编队的安全态势辨识与协同稳定控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英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立项资助。
- 喜报 | 2024全球前0.05%顶尖学者名单发布,我院梁小丹老师入选日前,国际学术机构ScholarGPS发布了2024年全球前0.05%顶尖科学家榜单,我院梁小丹老师入选2024年“近5年”榜单。
- 喜报 | 中国生态环境部致信感谢我院以及李廷勋教授!我院李廷勋教授长期从事复杂流体热物性基础研究以及空调环保冷媒替代技术应用,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可燃性制冷剂泄漏与扩散机理、空调系统仿真与优化等方向,取得了丰富的成果。通过与空调行业的长期产学研合作,攻克了环保冷媒R290空调应用中的安全、能效等核心挑战,成功实现了产业化,率先为全球空调行业履行国际公约提供了中国方案。
- 深耕科创路 培育新人才 | 中山大学深圳市人才培育阶段性成果展示之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秉持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念,深圳校区始终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科研工作的一大重心,面向深圳战略性产业创新发展需求精准引才,着力培养更多的卓越科创新人才。
- 喜报:我院张荣辉副教授团队研究成果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2月9日,中国公路学会正式公布了2024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结果。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张荣辉副教授主持完成的“复杂场景下高安全低速自动驾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