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面向交通治理的跨媒体交通情景智能感知与深层理解”中期成果评审会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顺利召开
2020年9月16日,由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李熙莹副教授承担的2019年重点研发计划综合交通运输和智能交通专项“城市交通智能治理大数据计算平台及应用示范”课题一“面向交通治理的跨媒体交通情景智能感知与深层理解”的中期成果——参与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的研究任务《交通治理核心应用场景设计及多分辨率功能需求分析》研究成果评审会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顺利召开。广州市规划局编研中心王峰副主任、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广东省智能交通重点实验室主任何兆成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慧交通研究中心主任于海洋副教授、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规划师周青峰、东莞市地理信息与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成见开主任、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封春房副研究员组成的专家组出席了会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吴子啸副主任、项目承担单位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师谭章智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谭晓军副院长主持,出席会议的还有课题参与单位和学术骨干二十余人。

谭晓军副院长首先致欢迎辞,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智能工程学院的智能交通学科建设进展。李熙莹副教授介绍了项目的总体情况和课题的研究任务、研究进展。课题研究任务的承担单位负责人付凌峰博士就《交通治理核心应用场景设计及多分辨率功能需求分析》的中期成果与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汇报,他分别从场景和功能需求设计、慢行交通的治理导则两方面做了详细汇报。
专家组对课题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认为成果中提出的10个城市交通核心应用场景设计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和示范应用价值;课题研究提出的《人行道净化专项行动信息采集与治理应用技术导则》充分发挥课题跨媒体交通情景智能感知的技术优势,弥补交通治理的慢行环境监测的薄弱环节,结合国家部委相关政策的推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专家组也在深化设计、提炼共性关键技术等方面提出了继续提升成果水平的具体建议。
会议结束后,李熙莹副教授陪同专家组及各位参会人员参观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详细介绍了已建成的教学楼、实验楼、生活区,以及深圳校区的整体规划。伴随体育场上大一新生嘹亮的口号声,周边如火如荼的施工轰隆声,大家纷纷驻足拍照,为自己在深圳校区留下一道靓丽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