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校庆| AI+学术沙龙第一期回顾:具身智能前沿
具身智能前沿
暮春四月,生机盎然。为庆祝中山大学百年华诞,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并推动智能工程学院的科研发展,加强院内跨学科研究交流,我院精心策划百年校庆AI+学术沙龙系列活动。4月3日上午,百年校庆AI+学术沙龙系列活动第一期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副教授、逸仙学者、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梁小丹老师主持,并特别邀请了她指导的2023级硕士研究生聂云双同学和2020级本科生张凯东同学作为主讲人分享研究成果。此外,学院党委吴晓枫书记、副院长谭光教授以及众多师生也积极踊跃地参与了此次活动。

梁小丹老师主持会议,并强调了学术沙龙活动在推动学院学科建设、促进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方面的重要作用。

聂云双同学就《大模型时代的视觉语言导航》开展主题分享。她详细阐述了包括任务设置、模拟器、数据集等方面的视觉语言导航任务的相关内容,并分享了在大模型时代下该领域的前沿工作。她提到,梁小丹老师实验室开展了“通过挖掘知识和开发世界模型导航推理”的新工作,其体现出大型语言模型在解决VLN任务挑战方面的巨大潜力。

张凯东同学立足自身在机器人抓取领域的研究成果,就《从基础模型到通用机器人抓取》进行讲述。他探讨了如何将大规模数据预训练的基础模型应用于机器人任务中,以提高机器人在开放环境中的泛化能力。他还倡导共同建设高质量的机器人数据集,以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演讲结束后,现场气氛热烈,来自不同学科和研究团队的同学们纷纷就自己在工作科研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与主讲人展开深入讨论。
聂云双同学就VLN任务的模拟器设置、模型推理和成功指标等细节进行了详细解答。张凯东同学则与同学们探讨了机器人学习的其他途径,并现场展示了智能机器人的操作,吸引了众多同学参与体验。报告后的这些交流研讨,精彩纷呈、金句频出。就着美味餐点,不同学科师生们各抒己见,持续碰撞出新思想,交流出新观点,闪现新火花。

活动最后,谭光教授对本次学术沙龙给予了高度肯定,指出这不仅是一次有意义的学术交流,也展示了学院的科研实力。他特别对聂云双同学和张凯东同学的演讲表达赞赏,并鼓励大家继续深入研究。他强调,学院将继续依托学术沙龙系列活动,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特色,培养更多能够引领未来的优秀人才。
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智能工程学院百年校庆AI+学术的系列活动,共同推动学院的学术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