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智能工程学院放大招!AI人才培养探索新模式
智能工程学院作为中山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创新举措,助力新工科AI人才培养提速。
喜讯 | 推进医工交叉融合,我院获批两项“医工融合种子基金项目”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医工交叉融合,营造学科交叉氛围,激发工科科研活力,工学部设立“医工融合种子基金项目”。该项目旨在搭建工学部与附属医院(医科院系)合作的桥梁,培育医工交叉新兴团队,探索以工科创新手段解决临床实际需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
喜讯 | 2025年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发布,我院多名教师入选
2025年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发布,我院多名教师入选
锚定方向,聚力推进人工智能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5年9月12日,智能工程学院召开学院学术委员会会议暨教师座谈交流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郑跃副校长、学院党委书记吴晓枫、院长蔡铭,以及全体学术委员会委员、部分青年教师代表等20余人出席会议。
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一行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座谈交流
9月11日上午,我院蔡铭院长带领学院相关研究方向的教师,前往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开展座谈交流。双方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科学技术等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前景与创新合作事宜。
教师节表彰丨智能工程学院再获多项佳绩
在学校第41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我院多位教师获得表彰、成果喜人。
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赴梅州嘉应学院调研对口帮扶:加强交流合作 共促粤东北区域经济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对口帮扶工作走深走实,深化双方交流合作,2025年8月29日下午,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晓枫、院长蔡铭等学院领导班子及教师代表一行20余人,赴嘉应学院开展调研交流。
我院成功举办2025城市交通规划年会智慧城市和中学生实践两场论坛
2025年8月15至16日,以“新空间·新业态·新交通”为主题的2025城市交通规划年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作为专委会自1979年成立以来举办的第37次年会,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位代表现场参会。本次年会包括1场大会、13场专题论坛和1场中学生交通实践,专题论坛还涉及1场焦点辩论会和3场圆桌论坛。共有超过100位权威专家跨界对话,超过21家科研机构、15所顶尖高校、15个科技领军企业和咨询公司参会,共同探索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我院成功举办第25届COTA年会特邀论坛“AI赋能的交通场景生成技术与应用”
2025年7月22日至25日,第25届海外华人交通协会国际交通科技年会(CICTP 2025)在广州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750余位交通领域专家、学者与行业领军人物参会,其中包括6位中外院士和80余位知名高校交通学院院长。大会由海外华人交通协会(COTA)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主办,并得到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的重视与支持和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的特别支持。作为国内交通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本届年会以“交通·人工智能·能源”为主题,聚焦全球交通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与趋势,突出新能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交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2025年度广东省智能交通系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报指南
为持续推动智能交通系统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创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撑广东省及粤港澳大湾区智慧交通和绿色交通的高质量发展,广东省智能交通系统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面向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交通科技企业等开放设立基金课题。本基金旨在资助智能交通领域核心、关键及共性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鼓励开放合作,培育高层次交通科技创新人才,建设智能交通领域科研平台与产学研生态体系。
朱孔军书记讲授专题党课
7月1日,中山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在广州校区南校园举行。教育部党组派驻中山大学党建工作联络员、华南理工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彭新一同志,校领导、院士代表,各二级党组织、机关部处的师生代表,党外人士代表和教师“领航工作站”成员等1000余人齐聚一堂。会上,为推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良好成效,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以“持之以恒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 以作风建设新成效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题,讲授专题党课。
明确方向 加快推进 I 智能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试点工作调研座谈会召开
5月26日,智能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调研座谈会在深圳校区召开,谢湜副校长和教务部王彩萍主任、教学发展处秦昕处长、招生办邹丹主任等负责人、研究生院刘鹏图处长等两个部门负责人,以及智能工程学院吴晓枫书记、蔡铭院长等领导班子和教师代表共同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吴晓枫主持。
智启未来 育见卓越 I 智能工程学院召开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
5月23日,智能工程学院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工学园召开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深化行动方案,落实部署相关工作。
新百年的中大,如何实现“山高水长”?
5月24日至25日,中山大学2025年度工作会议在深圳校区召开。大会主题为“加强谋划,明确任务,奋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更是中大新百年的开局之年,系统谋划学校面向2035年的各项重点工作。
智能工程学院2025年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实施细则
根据《关于做好2025年面向港澳台地区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5〕3号)《关于做好2025年面向港澳台地区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研院〔2025〕58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细则。
中大AI领域新动作!发布工作方案,布局17个研究机构......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中山大学牢牢抢抓历史机遇,推动学校人工智能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山大学制定并发布了《中山大学推进人工智能发展工作方案》,推动学校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行政治理工作,加快构建人工智能领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体系。《中山大学推进人工智能发展工作方案》涵盖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行政治理等共15项工作任务。
智能工程学院顺利举办中山大学第十三届教师教学竞赛初赛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推动教育教学创新改革,智能工程学院于2025年4月20日在深圳校区工学园1-407室顺利举办了中山大学第十三届教师教学竞赛学院初赛。
喜报 | 我院由林麟副教授团队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文章
近日,我院由林麟副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A framework reforming personalized Internet of Things by federated meta-learning”的研究论文。
喜报 | 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发布,我院梁小丹老师和张雨浓老师入选
2025年3月25日爱斯维尔(Elsevier)数据库发布了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共收录了来自547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覆盖了10个教育部学科领域中的83门一级学科的共计6388名学者。我院梁小丹老师和张雨浓老师均入选“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榜单。
共绘低空蓝海,驱动产业创新——我院成功承办深圳校区首届低空经济产业技术沙龙
3月19日,智能工程学院联合丰翼无人机等企业,正式启动无人机空中快递深圳校区首飞。校园无人机空中快递的应用,既能通过科技赋能为师生提供便捷服务,同时也为行业科技创新以及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