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开学啦!我们全力以赴迎接新学期
8月28日,我们今天开学啦!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学院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规范课堂教学。为了迎接新学期,我们准备好了! 扎实推进教师试讲活动,保障新学期教学质量
我院学生获2023年第一届“逸仙杯”华南高校“智能+”创新大赛一等奖
2023年第一届“逸仙杯”华南高校“智能+”创新大赛圆满落幕。我院王帅助理教授指导的团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该团队成员分别是智能工程学院2021级机械专业硕士生张佳钟、陈明昊,2022级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生区兆熙、蔡顺,2019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江潇涛。他们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2023年第一届“逸仙杯”华南高校“智能+”创新大赛一等。
喜报!我院获批12项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近日,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公布,我院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其中面上项目6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项,面上项目立项数较去年有新突破。立项项目直接经费总额达477万元,同比增长62.24%。 立项清单如下: 序号项目类别
智能下乡激妙趣,共筑时代新征程——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科技进校园“三下乡”活动顺利开展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优势,智能工程学院持续深化“三下乡”品牌活动建设。2023年8月4日,智能工程学院2023年科技进校园“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一中顺利举办,学院黄玮老师、肖尧老师带领我院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在思想引领和学科交流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转发】中大团队建立智能中医药数据库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吕秋杰)中医药在中国已经广泛使用了千年,在改善健康以及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中已经显示出了巨大潜力,是现代药物研发的重要来源。中医药现代化的两个关键方面是确定中药的有效成分和阐明有效成分与靶点之间的作用机制。因此,建设一个全面、高可靠性的中医数据库是十分必要的。
“大规模高维时空交通数据的贝叶斯统计建模”学术讲座顺利举办
2023年7月5日下午,我院在深圳校区工学园1栋136报告厅举办了题为《大规模高维时空交通数据的贝叶斯统计建模》的学术讲座。
深入学习凝心铸魂,调研实干促进发展,智能工程学院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莫惠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智能工程学院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推动学院主题教育呈现以上率下、整体联动、顺利开局、有序推进的良好局面。 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喜报:智能工程学院荣获中山大学 2023年“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合唱比赛三等奖
5月19日,中山大学“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合唱比赛于深圳校区中山堂举行。我院合唱团的演唱曲目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学们用嘹亮动人的歌声唱出了对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精神的敬佩和怀念,凭着精巧编排和出色演唱,合唱团赢得了现场所有人的掌声,在全校50多支参赛队伍中表现优异,荣获三等奖!
“次模优化理论、算法及其应用”学术讲座顺利举办
2023年6月2日下午,北京工业大学理学部运筹学与控制论责任教授徐大川教授为我院师生做“次模优化理论、算法及其应用”主题学术讲座。讲座在深圳校区工学园1栋136报告厅举行,由我院韩瑜教授主持。
转载∥中大团队提出利用AI技术预测任何化合物的最佳逆合成步骤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衷维荷)逆合成是有机化学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将目标分子递归分解为更简单的前体分子来设计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逆合成预测是一个一对多的问题,即合成同一个目标分子可能存在多个反应方法,而由于所有可能的化学转化的巨大搜索空间,即使对于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也极具挑战性。因此,如何从化学家思考的角度设计AI逆合成预测算法提升模型预测的精度和可解释性,对于分子的合成路线设计至关重要。
“次模优化理论、算法及其应用”学术讲座顺利举办
2023年6月2日下午,北京工业大学理学部运筹学与控制论责任教授徐大川教授为我院师生做“次模优化理论、算法及其应用”主题学术讲座。讲座在深圳校区工学园1栋136报告厅举行,由我院韩瑜教授主持。
我院陈语谦教授团队提出一种子结构交互架构进行药物相互作用预测
一种药物不能满足多种复杂疾病的治疗,很多时候需要两种或多种药物共同治疗多种疾病。但是当人们服用一种以上的药物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这种现象称为药物相互作用(DDI)现象,因此在服用多种药物之前确认DDI至关重要。传统上,DDI的检测是通过广泛的生物学或药理学分析进行的。然而,这个过程是费时费力的,况且药厂也没有这么多人力物力来验证所有上万种药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因此深度学习方法可以作为一种低成本但有效的替代方法,通过识别已知DDI的模式来预测潜在的DDI。药物相互作用在体内会引发意想不到的药理作用,并且通常具有未知的因果机制。
我院何兆成、余志教授团队2项研究成果在Nature杂志子刊发表
我院何兆成、余志教授团队长期深耕交通系统信息物理模型理论研究。近日,团队理论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在Nature杂志子刊Scientific Data发表2篇研究论文,并开放了全息交通流数据集与个体出行生成数据集。两个数据集描述了交通系统不同粒度、不同维度的信息,有助于形成对交通系统从宏观状态到微观活动的完备认知,对推动交通理论研究的发展与革新具有重要意义。 全息交通流数据与VSensor虚拟交通流测量平台
中山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规划研讨会召开
中大新闻网广州5月17日电(通讯员徐朋)为进一步促进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和发展,奋力打造国内一流学科,5月6日,中山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规划研讨会在广州校区南校园召开。
智能工程学院顺利举办2023年教师教学竞赛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根据教务部关于中山大学第十一届教师教学竞赛的通知精神,智能工程学院组织了2023年学院教师教学竞赛。学院针对此项工作制定了完整的竞赛方案,积极动员学院专任教师,于2023年5月4日在深圳校区工学园1-104室顺利举办了教师教学竞赛。
我院学生获2022年第一届”兴智杯”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全国二等奖
近日,2022年第一届“兴智杯”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落下帷幕,彭键清老师指导的20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张跃腾、张子骏、张立魁、郑焕岳组成的团队荣获全国二等奖,是参与该专题赛道唯一的全本科生团队。
我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荣获中山大学“廉洁润初心 铸魂担使命”廉洁教育系列活动二等奖
根据学校关于“廉洁润初心 铸魂担使命”廉洁教育系列活动作品征集通知,我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积极投稿,向学校报送共2项作品。经过学校组织的评委集体评审,由简伟涛、薛旺星等人创作的创意设计类作品“筑牢思想底线,禁碰违规红线”荣获中山大学“廉洁润初心 铸魂担使命”廉洁教育系列活动荣获二等奖。
我院召开全院大会传达学习学校2023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4月25日下午,智能工程学院在深圳校区工学园1-136讲学厅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传达学习中山大学2023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学院教职员工超过7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黄达峰同志主持。
智能工程学院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会议
4月25日上午,智能工程学院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会议。党委书记吴晓枫主持会议,并作动员讲话。中山大学巡回指导八组金卓行组织员作指导讲话,学院领导班子及全体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动员会议。
人力资源管理处一行到我院调研指导
3月24日上午,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处莫华处长一行到智能工程学院进行调研指导和座谈交流。人力资源管理处处长莫华,副处长司飞、刘玉亮、于洋、刘潇潇,综合管理科主管林拉洒,我院刘万泉院长、吴晓枫书记、谭光院长助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代表和青年教师代表等参加了座谈会。